在物理学的基本课程中我们学习到,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但它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进行转化。自从能量守恒定律(即热力学第一定律)被提出以来,工程师们便不断尝试将能量转化为更加实用的形式。
热电发电(Thermoelectric Generation)正是其中一种方式,它通过将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来实现能量的再利用。这一现象最早由物理学家托马斯·塞贝克(Thomas Seebeck)发现,即所谓的 塞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该效应在现代固态器件中得到了工程化应用,这类器件被称为 热电发电机(Thermoelectric Generator,TEG)。不过,TEG 技术直到 20 世纪才取得实质性进展,首批商业化应用诞生于 1960 年。时至今日,TEG 已在多种应用场景中得以普遍使用。
热电发电机模块(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Modules,简称 TEG Modules 或 TEGs),是一种利用 热电效应(Thermoelectric Effect) 的固态器件。所谓热电效应,指的是温度差与电压之间的直接转化关系,包括以下三个相关现象:
塞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两种不同材料的接点在温度梯度作用下产生电压;
珀尔帖效应(Peltier Effect):当电流通过两种不同金属的接点时,该处会吸收或释放热量;
汤姆逊效应(Thomson Effect):导体内部沿温度梯度流动的电流,会因方向不同而导致热量的吸收或释放。
在热电技术中,一个常见的混淆点是 热电发电机(TEG) 与 热电制冷器(Thermoelectric Cooler,TEC) 的不同。
TEG:基于 塞贝克效应,主要用于电能的产生;
TEC:基于 珀尔帖效应,主要用于制冷与温控。
两者虽然在结构材料上相似(通常为掺杂半导体),但在设计优化目标上却有所差异:
TEG 强调在较大温差下实现能量转换效率最大化,目标是获取尽可能高的功率输出;
TEC 则强调高效的吸热与散热,通常采用高导热陶瓷与铜来提升散热效率。
因此,如果设计目标是 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应选用 TEG;若设计目标是 主动制冷或温度稳定,则应选用 TEC(即珀尔帖模块)。Same Sky 公司同时提供这两类模块以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在现代 TEG 中,半导体材料冷热两侧的温度差会导致载流子(电荷载体)迁移:
在 n 型半导体中,电子由热端迁移至冷端;
在 p 型半导体中,空穴(缺失的电子态)同样由热端迁移至冷端。
这些 n 型与 p 型半导体对(常见材料为 碲化铋 Bi₂Te₃)被夹在冷热极板之间,构成 TEG 模块。电子与空穴的定向迁移在两端形成电势差(电压),外部负载即可获取有用电流。该电压与温度差(ΔT)成正比。
典型应用包括:
工业废热回收(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深空探测器(在太阳能不足时,利用放射性衰变产生的热量供电)。
图片位置:TEG 模块由交替排列的 n 型与 p 型半导体对组成的结构示意图能量回收:利用本应浪费的余热,实现能源再利用,具有环保意义;
固态可靠性:无机械运动部件,安静、稳定、免维护;
体积小巧:适合嵌入紧凑设计空间;
多样化选择:可提供不同电压与电流规格,支持远程或离网供电场景,甚至替代电池系统。
依赖温差:必须存在足够大的环境温度梯度才能输出所需功率,因此适用场景有限;
转换效率低:相较其他发电方式,热电发电的效率普遍偏低,平均约为 10%。
在系统设计中,必须关注以下关键参数:
Tmax(最高工作温度):表示器件可承受的最大温度,但并非最佳工作点;
开路电压(Voc):无负载时的电压输出;
匹配负载输出电压、电流、功率:在与最佳负载匹配时的实际输出特性;
匹配负载电阻:对应峰值功率时的等效电阻。
图片位置:Same Sky TEG 规格表示例
常见性能曲线:
开路电压 vs. 热端温度(Th)
匹配负载电阻 vs. Th
匹配负载电压 vs. Th
匹配负载电流 vs. Th
匹配负载功率 vs. Th
图片位置:Same Sky TEG 性能曲线示例图表
这些曲线帮助设计人员:
找到最佳工作点;
评估不同模块的性能差异;
在非理想条件下进行系统优化或故障诊断。
设计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系统的 冷端温度(Tc) 与 热端温度(Th);
使用性能曲线查找相应条件下的电压、电流与功率输出;
校验电阻与负载匹配情况。
实例:
模块:Same Sky SPG176-56
条件:Tc = 30°C,Th = 200°C
电压输出 ≈ 5.9 V
电流输出 ≈ 1.553 A
功率输出 ≈ 9.16 W
等效电阻 ≈ 3.8 Ω
说明:若温差或负载阻抗不理想,可通过曲线进行插值或估算。
TEG 按功率等级分为:
大功率 TEG(数瓦至数百瓦):工业用电;
微型 TEG(数毫瓦至数瓦):低功耗电子设备。
常见应用包括:
可穿戴电子与消费电子
航空航天与深空探测
工业余热回收
光伏辅助发电
物联网传感器(IoT)
汽车发动机能量回收
工业电子设备
HVAC 暖通系统
医疗健康监测
军事装备
科研仪器
通信系统
热电发电机(TEG)模块通过热电效应将温差转化为电能。
它们与热电制冷器(TEC)虽属同类器件,但目标功能不同。
TEG 在适配良好的场景下可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补充,具备环保、紧凑和免维护等优势。
热电发电基于 塞贝克效应,实现热能到电能的直接转换;
TEG 模块为固态器件,无运动部件,依靠温差产生电能;
TEG 用于发电,TEC 用于制冷;
TEG 可实现废热回收,运行安静可靠,免维护,适合远程与离网应用;
TEG 转换效率约 10%,依赖较大温差;
关键参数包括 Tmax、匹配负载电压、电流、功率、电阻;
性能曲线是选择与优化 TEG 的关键工具;
应用涵盖 可穿戴设备、航天、工业余热、IoT、医疗、汽车 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