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政动态 
守护生命之源——河北省顺利实现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预期目标
2018年01月05日  
  7大地下水漏斗区115个县全覆盖,3年累计投入资金244.6亿元,落实农业水价改革政策面积920万亩,实现地表水置换地下水灌溉面积537万亩,农业用水效益提高20%,累计形成年地下水压采能力38.7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明显减弱……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省份,3年试点结束之际,河北省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三年试点成效显现

  河北省财政厅副厅长姚绍学对记者说:“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唐山视察时强调要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努力实现采补平衡,使华北平原这一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河北省委、省政府全力以赴推进试点工作。通过财政、水利、农业、国土、林业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范围由4市49个县扩大到9市115个县,实现了7大地下水漏斗区全覆盖,累计投入资金244.6亿元,探索形成了‘科学规划、确权定价、控管结合、内节外引、综合施策’的地下水超采治理模式,试点成效逐步显现。”

  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明显减弱。经第三方评估,试点区累计形成年地下水压采能力38.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地下水压采能力27.88亿立方米,与治理前平水年份地下水开采量相比,试点区2015年农业地下水开采量减少5.1亿立方米,2016年减少13.3亿立方米。2016年为平水偏丰年份,浅、深层地下水位回升幅度均大幅增加,浅层水治理前上升0.01米,治理后上升0.58米;深层水治理前上升0.05米,治理后上升0.70米。

  地下水超采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在农村压采方面,清淤疏浚河道9456公里,扩容整治坑塘1015座,新增蓄水能力近4亿立方米,累计外调水量18.4亿立方米,实现地表水置换地下水灌溉面积537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58万亩,用水效率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压减冬小麦种植200万亩,实施非农作物替代52万亩,推广节水小麦种植1700万亩,适水农业得到较快发展,农业农村超采状况得到较好遏制。在城镇压采方面,建成南水北调配套水厂112座、水厂以上配输水工程2056公里,提高南水北调受水区7个市用水价格,对供水企业和困难群众适当补偿。随着一批新建水厂加速完成水源切换,截至2017年5月底累计形成南水北调受水区城镇压采能力9.18亿立方米。

  全社会用水效率明显提高。从工业企业用水效率上看,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015和2016年度分别比上年度下降36.8%和5.9%,技改节水效果明显增强。从农业用水效率上看,2015和2016年度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分别为0.66和0.67,呈逐年上升态势。在魏县双井镇野庄村野庄泵站,村支书封新民指着旁边的东风渠说:“泵站建成以前,渠里的水只能用来浇周边100多米内的地,大部分村民只能靠深水井浇地,现在有了泵站,周围3公里以内、4个村、6000多亩地都能覆盖,我们村2000多亩地只要6天就能浇一遍。”

  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广泛推广。实施冬小麦春灌节水稳产配套技术1700万亩,高标准管灌599万亩,喷灌、微灌210万亩,水肥一体化技术95万亩,各项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广泛推广,推动了项目区精确控制灌水量和施肥量,促进了生物节水与农艺节水的有机融合,使项目区群众享受到了现代灌溉技术带来的节水、增产、减支效益,推动农业种植向精准定量的现代灌溉模式转变。

  工程长效建管机制创新运用。在工程建设上,采用先建后补、建管一体化、PPP模式等方式,调动了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在工程管护上,明晰小型水利工程产权,落实了管护主体及责任;制定运行管护经费筹集使用管理和管护办法,建立了小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管护机制;建立三级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和灌溉服务组织,实现了用水户自我管理,激发了自觉节水的积极性;对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实行专业化托管和专业化维修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工程效益,保证了灌溉设施的良性运行和效益的持续发挥。

  节水压采氛围日益浓厚。通过实施水资源税改革、水权水价改革,加大节水压采宣传力度,全民节水意识普遍提高。各级政府对水资源有限性、紧缺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以水定产、适水发展的理念得到加强,在招商引资、引进项目时,更加注重对本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估论证,主动严格限制高耗水项目立项。各行各业节水意识明显增强,一些高耗水企业加大了节水投入,采用新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企业主动关停自备井,接入公共供水管网。农民主动申报节水压采项目,广泛应用高效节水工程和农艺措施。社会公众主动节水行为显著增强,实现了从“要我节水”到“我要节水”的转变。邯郸市成安县辛义乡王耳营村村民王保华说:“实行水价改革后,超过水权额度要加钱,现在可舍不得像以前那样大水漫灌了,得节约用水。而且通过县里、村里宣传,大家也都明白了地下水超采的后果,对超采治理也能理解,不能吃了子孙水,让后辈受罪。”

  攻坚克难战超采

  河北省财政厅农业处处长贺志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是一项高、大、难的工作。首先是关注度高,从中央领导到普通百姓对这项工作都非常关注。其次是难,这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鲜有成功范例可供参考。三是压力大,3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拨款203亿元支持试点工作,参与试点工作的各级各部门相关人员都承受着巨大压力,我们必须探索出一条科学有效、可复制、可推广的地下水超采治理路径。”

  树立科学理念,克服盲目蛮干。2014年,中央确定在河北先行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经过数次研究讨论,河北最终确定了以目标为导向的治理理念,围绕目标研究措施,确定项目,分配资金,推进实施。为了建立科学合理的目标体系,河北省编制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规划》,确立了近期、中期和远期治理目标。同时,围绕规划确定的治理目标,每年确定工作重点,制定年度试点实施方案,年度方案也充分征求各层面相关专家意见,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从建立完善体制机制、实施建设工程项目、强化各项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安排部署,有序推进试点工作。

  鼓励首创精神,克服探寻新路难。河北省率先出台了《地下水管理条例》,首次以地方性法规形式对地下水管理作出规定,实现了由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的转变;率先开展水权改革,出台了《水权确权登记办法》,水权分配实行“按地配水、分水到户、水随地走”,试点区115个县1033万户农民取得了水权证,实现了超采区农户水权分配全覆盖;率先出台了地下水评估办法,科学评估地下水治理效果;率先开展水权交易制度改革,出台了《农业水权交易办法》和《工业水权交易办法》,推行取用水户间自主交易、平台交易、委托用水合作组织交易和政府回购等四种水权交易方式,在中国水权交易所平台上实现了全国首单农民水权额度内的水权交易,交易水量40多万立方米;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安县创造的“超用加价”模式,衡水市桃城区创造的“一提一补”模式和石津灌区的“终端水价”等模式得到推广,全省落实农业水价改革政策面积920万亩,相当于其他各省水价改革面积之和;创新工程建管机制,出现了邢台市威县“建管服一体化”、沧州市献县灌溉委托式管理、沧州市海兴县灌溉服务队等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工程效益。

  强化政府职能,克服管理控制难。“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在农业,农村地区地大、人多、居住分散,同时,地下水在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历来都是免费的,农民没有形成节水意识,政府也没有强制性手段,所以管控难度很大。”贺志说。针对这些问题,河北省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能,实行依法治水,出台了《地下水管理条例》《水权确权登记办法》等26个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政策文件,试点工作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行总量控制,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三条红线”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上限,省对市、市对县合理分解水量指标,实行超用限批,严管开采取用;提升监控能力,合理规划地下水位监测站网,健全地下水管理信息系统,新增布设地下水位监测站1690处,新建非农取水监测站点5658处、农业取水监测站点6.37万个,实现了地下水水位水量动态实时监测。

  坚持以群众为中心,克服措施落实难。群众作为地下水超采治理的实施和受益主体,是否广泛深入参与,事关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成败。在最早实行农业用水“超量加价”模式的成安县,水务局局长崔新玲告诉记者:“农民已经习惯了免费用水,节水意识很差,要他们接受超过限额用水加价很不容易。改革实施前,我们一个村一个村的宣传讲解,和村干部一起走访重点户,那段时间可以说每天都披星戴月,加班加点。同时,为了让农民更容易接受这项制度,我们制定了节水奖励办法,对灌溉限额内节约用水农户进行表彰奖励,对用水户、协会管理人等进行补贴,较好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目前,成安县85%的村都实行了“超用加价”改革。

  健全工作机制,克服组织推进难。地下水超采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财政、水利、农业、国土、林业、发改、工信等多个部门,协调推进难度大。为此,全省各级都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政府主要负责人挂帅,财政部门牵头,水利、农业、国土、发改、工信等部门通力合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通过召开全省年度试点工作推进会,省市县三级政府层层签订责任书,逐级明确任务、逐人压实责任。通过印发全省年度试点工作安排,督促各市县对所有项目列出时间表,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通过建立月报制度,开展全面督导检查,推动试点市县加快实施进度。通过开展试点考核,印发考核办法,明确考核指标,以考核结果促进试点工作。在有效的工作机制推动下,各级各部门工作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班加点,克服种种困难,全力奋战在第一线,一切只为保证按质按量完成压采任务。

  3年试点结束,河北省地下水超采治理进入常规治理期。姚绍学说:“地下水治理由超采到逐步恢复,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今后,我们将坚持沿着已形成的治理模式和路径,以2030年实现采补平衡为目标,继续推进农业种植模式调整、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等治理措施,扩大农业综合水价改革范围,加强地下水资源监控管理,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效。同时,进一步巩固已形成的治理能力,运用创新的治理体制机制,扎实做好已建治理工程的运行、管护,使各项工程措施用得好、用得住,长期发挥节水压采作用。”(刘慧娴 马磊 马源禾)

文章来源:中国财政 
36365.net版权所有   地址:中山东路216号 电子信箱:sjzczxxglzx@sina.com
公安机关备案号:13010202001592 工信部ICP备案号:冀ICP备09047965号-1